新华网北京8月22日电(孙慧 张馨心 肖寒)高温天气,炎热易出汗,同时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心血管疾病患者在高温天气应该如何更好地“养心护心”呢?近日,新华网“健康大讲堂”邀请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首席专家、心血管科主任刘红旭 ,与大家一起畅聊心血管疾病患者在高温天气的养生之道。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首席专家、心血管科主任刘红旭做客新华网
以下为访谈主要内容:
警惕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 尽早治疗是关键
主持人:近年来,心血管病患者逐渐增多,请您介绍一下心血管疾病。
刘红旭:从广义上说,心脏和血管所有循环系统的各个部分发生的问题都可以叫做心血管病,但我们常说的心血管病是指发生在心脏和脑血管两部分的疾病。从狭义上讲,也可以把心血管病说成是与心脏相关的疾病,心血管病现在最常见的是冠心病,与其密切相关的还有其他与血管有关的疾病,例如高血压等。
目前而言,现在我们见到的心血管病主要为冠心病,冠心病最常见的发病人群首先是中老年。对于男性,如果再有一些其他的危险因素,比如说吸烟、有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或者其他和心血管病有关的疾病比如说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等,都是冠心病的易发人群。换句话说,具有冠心病的高危因素越多的人发生冠心病的几率就越大。
主持人:如何才能得知自己患有心血管疾病?
刘红旭:一般我们把心血管病患者或潜在患者分成三个层面。第一层是中老年人,本身就具有年龄的高危因素;第二层是有心血管病伴随疾病的人群,比如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患者;第三层是已知患有冠心病的病人。
要想知道自己是不是患上了冠心病或者其它心血管疾病,首先要定期体检,发现自己是不是有心血管病高危因素;第二,要注意自己临床的表现,生活中有没有发生冠心病、心血管疾病相关的症状,比如说胸闷、胸疼、心悸、憋气、头晕等,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检查会由简单到深入一步步进行,最常见的是做心电图,如果心电图发生变化就可能存在心肌缺血,此时可进行CT、造影等更深入的检查方法明确疾病。
此外,气温比较高的时候,心血管病容易和其他疾病症状混淆,例如中暑也会出现胸闷等情况,大家要学会鉴别。在白天,心脏病患者胸闷、胸疼的症状可能更多和劳动、紧张、焦虑有关系。如果在高温天气下中暑,患者的表现除了胸闷、憋气以外,还伴有头晕、恶心。如果患者没有明确心脏病伴随症状或者病史,在高温的环境下出现上述症状要考虑中暑的可能性。
主持人:为什么气温越高心血管病患者越要学会养心护心?
刘红旭: 中老年人是潜在的心血管病的危险人群,年龄本身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如果再伴有高血压、血脂异常或糖尿病,那发生心血管病的风险更大,但这些人如果在之前没有发生过症状,或者没有通过体检的手段检查出来,我们就不知道其存在潜在风险。因此,中老年人群是冠心病发病风险比较高的人群,炎热的气候条件下可能加大诱发心脏病的几率,需要格外注意。
高温炎热 心血管病患者应平和“养心”
主持人:天气炎热,人们常在室外与室内间穿梭,温差较大,这会对心血管疾病患者造成哪些影响?您对中老年患者外出有哪些提示?
刘红旭:无论是高温还是低温,特别是高温和低温之间温差较大的时候,很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在高温天气下,人要给自己散热,其基础代谢和心率就要加快,心率加快后心脏跳动的次数增多,心肌耗氧量也会增大。如果给心脏供血的血管有问题的话,就不能更多地给心脏提供血液,便会发生心肌缺血。在寒冷的环境下,血管收缩会产生痉挛,造成血管的狭窄,并且痉挛容易发生在血管原本就有斑块、有毛病的地方。有斑块会造成血管一定程度的狭窄,再痉挛就更容易造成心肌缺血。环境和温度的平和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特别是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中老年人而言,都是一个很好的保护。在进出室内、室外时,尤其是高温天气下,一定要注意避免大温差的刺激,简单地说就是空调温度不要太低,从而保证环境的平和,这样我们的适应度会更好。
在运动方面,我们建议中老年人要合理运动,多做有氧运动。在北方早晚温差比较大,针对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患者,我们更推荐他在晚上做运动。值得注意的是,中老年人在户外时,务必要备用一些救急的药。比如心血管病、冠心病的病人一定要备有硝酸甘油,高温天气还可以备一些中药,比如复方丹参滴丸等。
主持人:针对心血管病中老年患者,您有哪些饮食建议?
刘红旭:在饮食上,对于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老人,特别是已经患有冠心病的中老年患者而言,我们提倡一定要有一个非常好的膳食平衡和营养搭配。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不能吃得太咸。中医古典经文里有一句话叫“咸者脉弦也”,盐可以造成人体血压升高。同时,也不能吃得太甜。太甜的饮食会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升得较高。其次,不能吃太油腻的东西。高脂肪、高热量的东西在我们体内不能被代谢掉,它可能会作为脂质沉积在体内。如果停留在血液中就会血脂升高,沉积在皮下就是肥胖,沉积到肝脏就变成脂肪肝,如果透过内皮沉积到血管壁里就会变成动脉粥样硬化,便会引发心血管疾病。所以对于这一类人群而言,饮食一定要注意,以平和、清淡、少油为主。尤其高温天多吃绿叶蔬菜、瓜类食物。同时,在保证卫生、干净的情况下尽量多吃凉拌的菜,减少高温烹饪带来的高热量摄入。
主持人:平和的心态对心血管病老年患者有哪些影响?您对心血管病中老年患者的服用药物有哪些提示?
刘红旭:平和是贯穿养心护心的全过程。特别是在高温天气,当心态不平和的时候,容易烦燥,这会使人体的交感神经兴奋,其代谢会更高,心率就会更快,这时候更容易诱发心肌缺血,诱发心脏病的突发、恶性事件。
此外,身体“出入”也需要平和,我们吃进身体的东西要与代谢掉的东西保持平衡。例如喝水,中医讲“饮入于胃,再到脾”,所有水液在体内代谢的时候要通过血液循环代谢,而这些离不开心脏的推动功能。所以,在高温天气,过多地饮水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尤其是已经患有心脏病的老年人,一定要量出为入。同时,水的温度也应注意,千万不要拿冰箱里特别凉的水,这种冷饮进入体内后会很快刺激血管收缩,如果心脏血管收缩就会造成心肌缺血。
在药物方面,如果说有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首先要控制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这些疾病,良好地控制这些疾病就会很好地减少心血管病患病及恶性心血管病发作的风险。其次,一定要达到用药的目的及控制的标准。例如患者为了减少心血管病的发生要控制高血压,但是吃药的时候不能只吃高血压药就行了,而是要服用高血压药物后要把血压降下,达到降压目标,否则就要调整药物的剂量或种类。同时,也要讲究吃药的时间和方式,凌晨到上午的时间段是心血管疾病发病高峰期,我们醒了第一件事一定要先吃药,这样才能防止在后面一系列活动中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中西医结合治疗为心血管病患者提供双重保障
主持人:近年来,介入治疗逐渐成为心血管疾病发展较快的治疗手段,中医介入有哪些优势?
刘红旭:冠心病是心血管疾病中常见的疾病,其原因是由于心脏血管出现了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出现血管堵塞或者狭窄。目前介入治疗已成为冠心病治疗的重要手段,通过心脏支架把血管狭窄的地方从内部撑起来,让血流重新畅通,这样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介入治疗虽然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但本身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如支架在狭窄的血管里扩张以后,可能会造成狭窄血管的内皮撕裂,斑块破裂、血栓破碎等现象;血管开通后,由于介入操作可能会导致血管内凝血机制增强,血管内充满血栓,导致无复流;血管开通后,血液重新再灌注时也可以造成心肌的损伤;支架植入后因为有异物,短期血管内膜不能修复,会容易形成血栓;支架刺激可以引起血管平滑肌过度增生,支架处会发生再狭窄等;这些问题都会给治疗冠心病带来困扰,需要通过药物辅助治疗。经过多年研究,中医药在此方面取得了很多进展,如中医药对介入治疗围术期的心肌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中医介入治疗虽然没有西医普及得快,但是中西医结合可能会让病人获益更大,既可以用介入治疗的技术,同时也可以用西药、中药为患者提供多重保护。
主持人:目前心血管病治疗还取得哪些最新的进展?
刘红旭:目前,介入治疗是冠心病发展比较快的一种治疗手段,其介入治疗的手段也越来越多,植入的支架也在不断的发展,原来早期完全是金属裸支架,但是很容易使血管再狭窄;现在有药物涂层的支架,这个涂层可以减少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现在的支架里面有金属网状结构的,它可能会永久保存在心脏里,而新一代的支架可能是完全生物可降解的,把狭窄的血管支起来了,过一段时间以后这个支架的化学物质慢慢被人体完成吸收,支架就没有了,恢复了血管正常的状态,这是冠心病治疗新进展。当然无论是支架介入治疗还是药物,在这些领域里其实都有新的研究成果推出来,只是这些成果能够很成功地利用临床还有很多工作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