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健康资讯 Case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发布 附解读

日期: 2020-03-04
作者: 国家卫健委网站

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发布了《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的通知》,提出各有关医疗机构要在医疗救治工作中积极发挥中医药作用,加强中西医结合,完善中西医联合会诊制度,促进医疗救治取得良好效果。 试行第七版诊疗方案如下: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发布 附解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发布 附解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发布 附解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发布 附解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发布 附解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发布 附解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发布 附解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发布 附解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发布 附解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发布 附解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发布 附解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发布 附解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发布 附解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发布 附解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发布 附解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发布 附解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发布 附解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发布 附解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发布 附解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发布 附解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发布 附解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解读

    2020年3月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以下简称“第七版”),现解读如下。

  一、前言

  在前言部分,增加“通过采取一系列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措施,我国境内疫情上升的势头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大多数省份疫情缓解,但境外的发病人数则呈上升态势。”

  “随着对疾病临床表现、病理认识的深入和诊疗经验的积累,为进一步加强对该病的早诊早治,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最大可能避免医院感染,同时也要注意境外输入性病例导致的传播和扩散。”

  二、传播途径

  增加“由于在粪便及尿中可分离到新型冠状病毒,应注意粪便及尿对环境污染造成气溶胶或接触传播。”

  三、增加“病理改变”

  按照大体观、镜下观分别对“肺脏、脾脏及肺门淋巴结、心脏和血管、肝脏和胆囊、肾脏、脑组织、肾上腺、食管、胃和肠管等器官”进行描述。以肺脏和免疫系统损害为主。其他脏器因基础病不同而不同,多为继发性损害。

  四、临床表现

  (一)增加对孕产妇和儿童的临床表现描述。

  如“孕产妇临床过程与同龄患者接近。”“部分儿童及新生儿病例症状可不典型,表现为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或仅表现为精神弱、呼吸急促。”

  (二)病原学检测。

  删除“为提高核酸检测阳性率,建议尽可能留取痰液,实施气管插管患者采集下呼吸道分泌物”,增加“采用RT-PCR或/和NGS方法”进行核酸检测,同时强调“检测下呼吸道标本(痰或气道抽取物)更加准确。”

  (三)增加血清学检测。

  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M抗体多在发病3-5天后阳性,IgG抗体滴度恢复期较急性期有4倍及以上增高。

  五、诊断标准

  (一)对流行病学史中的“聚集性发病”做出解释,即“2周内在小范围如家庭、办公室、学校班级等场所,出现2例及以上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的病例。”

  (二)临床表现中的“淋巴细胞计数减少”修改为“淋巴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

  (三)确诊病例在原有核酸检测和测序基础上增加“血清学检测”作为依据,即“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M抗体和IgG阳性”或“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G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或恢复期较急性期4倍及以上升高”也可确诊。

  六、临床分型

  仍分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和危重型”。

  重型按照“成人”和“儿童”分别定义。

  成人的重型标准没有变化,增加儿童重型标准:

  1.出现气促(<2月龄,RR≥60次/分;2~12月龄,RR≥50次/分;1~5岁,RR≥40次/分;>5岁,RR≥30次/分),除外发热和哭闹的影响;

  2.静息状态下氧饱和度≤92%;

  3.辅助呼吸(呻吟、鼻翼扇动、三凹征),发绀,间歇性呼吸暂停;

  4.出现嗜睡、惊厥;

  5.拒食或喂养困难,有脱水征。

  七、按照成人和儿童分别增加“重型、危重型临床预警指标”

  (一)成人

  1.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性下降;

  2.外周血炎症因子如IL-6、C-反应蛋白进行性上升;

  3.乳酸进行性升高;

  4.肺内病变在短期内迅速进展。

  (二)儿童

  1.呼吸频率增快;

  2.精神反应差、嗜睡;

  3.乳酸进行性升高;

  4.影像学显示双侧或多肺叶浸润、胸腔积液或短期内病变快速进展者;

  5.3月龄以下的婴儿或有基础疾病(先天性心脏病、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呼吸道畸形、异常血红蛋白、重度营养不良等)、有免疫缺陷或低下(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

  八、增加疑似病例排除标准。

  疑似病例排除需满足:连续两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且发病7天后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IgM和IgG仍为阴性。

  九、治疗

  (一)一般治疗中的氧疗措施,增加“有条件可采用氢氧混合吸入气(H2/O2 : 66.6%/33.3%)治疗。”

  (二)抗病毒治疗。

  删除“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相关腹泻、恶心、呕吐、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改为“要注意上述药物的不良反应、禁忌症以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等问题。”增加“对孕产妇患者的治疗应考虑妊娠周数,尽可能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以及是否终止妊娠后再进行治疗的问题,并知情告知。”

  (三)重型、危重型病例的治疗。

  1.根据病理气道内可见黏液及黏液栓形成,为改善通气,有创机械通气增加“根据气道分泌物情况,选择密闭式吸痰,必要时行支气管镜检查采取相应治疗。”

  2.增加“体外膜肺氧合(ECMO)相关指征”:①在FiO2>90%时,氧合指数小于80mmHg,持续3-4小时以上;②气道平台压≥35cmH2O。

  3.循环支持调强调“进行无创或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在救治过程中,注意液体平衡策略,避免过量和不足。”

  4.增加“肾功能衰竭和肾替代治疗”:除了查找肾功能损伤的原因外,对于肾功能衰竭的重症患者可选择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RRT),同时给出治疗指征。

  5.对重型、危重型患者存在细胞因子风暴的,为清除炎症因子,阻断“细胞因子风暴”,增加“血液净化治疗”。

  6.增加“托珠单抗”用于免疫治疗:适应证为“双肺广泛病变者及重型患者,且实验室检测IL-6水平升高者”。给出了具体用法、用量,要注意过敏反应,有结核等活动性感染者禁用。

  7.其他治疗措施中增加“儿童重型、危重型病例可酌情考虑使用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妊娠合并重型或危重型患者应积极终止妊娠,剖腹产为首选。”

  (四)中医治疗增加了危重型出现机械通气伴腹胀便秘或大便不畅,以及人机不同步情况下的中药使用。

  十、“解除隔离标准”改为“出院标准”

  (一)出院标准仍为4条,前3条没变。第4条增加“痰、鼻咽拭子等”呼吸道标本核酸检测连续两次阴性,采样时间至少“间隔1天”,改为“至少间隔24小时”。

  (二)出院后注意事项。鉴于有少数出院患者出现核酸检测复检阳性的问题,为加强对出院患者的健康管理和隔离,将“应继续进行14天自我健康状况监测”改为“应继续进行14天的隔离管理和健康状况监测”,同时要求佩戴口罩,有条件的居住在通风良好的单人房间,减少与家人的近距离密切接触,分餐饮食,做好手卫生,避免外出活动。

最新动态 / 更多>>
2023 . 06 . 09
点击次数: 0
如今,假体丰胸手术不再是一个新奇的词。不过很多人也不禁担忧:假体丰胸手术是否能以假乱真?如果很容易就被看出来的话岂不是很尴尬吗?要回答这个问题,实际上要分以下三种情况讨论:手术切口是否明显假体丰胸手术常用的手术切口有三种:腋窝切口、乳晕切口、乳房下皱襞(乳房下方的皮肤皱褶)切口。腋窝切口:腋窝横皱襞切口是目前临床上选择最多的切口方式,其最大优点是位置隐蔽,但难度更大。乳晕切口:乳晕切口设计在乳晕色...
2023 . 06 . 06
点击次数: 0
水光针也称为中胚层疗法,主要采取多点注射将皮肤所需营养液直接注射到皮肤中胚层(真皮层内)。研究表明,透明质酸注入到中胚层时效果最佳,所以水光注射就是将小分子非交联玻尿酸为基底的针剂,注射到中胚层用来达到补水、美白、嫩肤等目的。很多求美者注射水光针后,发现效果并没有想象的好,就误以为针剂有问题或者医生技术有问题。其实,这是因为很多人在对水光针的认识上,存在一定的误区。首先,水光针主要是起到补水的效果...
2023 . 06 . 04
点击次数: 0
烟酰胺是烟酸在人体内的存在形式,烟酸也叫维生素B3,烟酸和烟酰胺合起来叫维生素PP,都是B族维生素。烟酸也叫尼克酸,烟酰胺也叫尼克酸胺。烟酸和烟酰胺在人体内具有相似生理活性,都可以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作为药品或营养补充剂,都可以用于防治粗糙病。但烟酸具有扩张血管、降血脂的作用,而烟酰胺就没有这样的作用。烟酰胺的来源虽然烟酰胺现在在护肤界大放异彩,可是它的出身却略显卑微,最早,人们发现长期食用玉米的...
2023 . 06 . 03
点击次数: 0
“苹果肌”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医学解剖单位,也不是真实存在的肌肉组织,它不单单只是肌肉,它包含骨骼、脂肪、肌肉、皮肤等组织。只是因为微笑或做表情时会因为脸部肌肉的挤压而稍稍隆起,使脸庞看起来就像圆润有光泽的苹果,故而得名“苹果肌”。临床上我们通常将它视为位于眼睛下方处呈倒三角状的一块组织结构。在年轻的面部,软组织覆盖颧骨,从而让面部外观更柔和,下眼眶边缘被遮蔽,下眼睑和脸颊之间没有明显界限。软组织充...
2023 . 06 . 02
点击次数: 0
玻尿酸和水光针同样具有保湿补水、改善肤色、收缩毛孔、去除皱纹的功能,很容易被大家混淆,其实二者有不少区别。水光针主要成分是透明质酸,俗称玻尿酸,我们人体本身就含有玻尿酸,它具有特殊的保湿锁水作用。同时水光针还会根据不同肤质配置不同的版本,比如里面可以个性化的添加美白、祛斑、抗衰等原料,让在补水的时候还能拥有健康的好肌肤。玻尿酸是一种透明质酸,与人体兼容性极好,既有强效保湿,水嫩肌肤的功效,还具有除...
2023 . 02 . 04
点击次数: 0
根据美国美容整形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Plastic Surgeons) 2018年的统计显示,面部医疗美容中排名前五的为:肉毒素注射、软组织填充(包括透明质酸或自体脂肪填充等)、化学剥脱术、激光脱毛、微晶磨削术。在上述医疗美容过程中使用的药物、医疗器械均属于医疗美容产品。使用医疗美容产品进行美容,必须在有资质的医疗美容机构内,由具有执业医师资格且具有从事相关临床学科工作经...
028-85325680
医美&生美融合发展标准委员会


蜀ICP备19008590号-1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盛丰路30号
邮箱:qudaoyimei@126.com
微信:8115115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