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健康资讯 Case

透视“价值医疗”:以人为本 提升患者健康获得感

日期: 2019-09-07
作者: 新华网

新华网上海9月6日电(肖寒)面多众多仍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未来医保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近日召开的2019价值医疗高峰论坛上,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说,医改的目标是在有限的卫生资源下发挥最大效应,“价值医疗”可作为有效手段之一,实现医保目录的“腾笼换鸟”;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医疗保险服务处处长冷家骅认为,医保应充分考量患者需求,扩大创新药品惠及面,让其就医得到更多价值与获得感。

透视“价值医疗”:以人为本 提升患者健康获得感

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发言

  医保基金“腾笼换鸟” 发挥有限资源最大效益

  8月20日,国家医疗保障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了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常规准入部分的药品名单。此次药品目录调整,常规准入部分共新增148个品种,并将128个药品纳入拟谈判准入范围,这些药品主要是用于治疗癌症、罕见病、丙肝、乙肝、高血压、糖尿病等救急救命药物和慢性病常用药,部分产品是近几年国家药监局批准的新药和重大创新药品,体现了医保目录以价值为导向优化药品结构,提高用药保障质量和水平。

  金春林认为,医保资金使用的核心涉及百姓健康福利,除了把医保资金“盘子”控制住以外,如何在有限的基金里继续扩大百姓福利,才是“腾笼换鸟”的关键:“一方面医保需要腾出空间;另一方面,腾出来空间也要应用于一些切实产生疗效的项目上去。”

  冷家骅认为,要解决“有药但用不上”的问题,未来医保目录在调整上应更加充分考虑患者诉求,增加高价值创新药物的准入,为患者及社会带来切实的临床、经济与社会价值。

透视“价值医疗”:以人为本 提升患者健康获得感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医疗保险服务处处长冷家骅发言

  从全生命周期考量 扩大创新药惠及面

  据了解,近年来我国加快创新药审评审批,2018年共计批准48个全新药品上市,以抗癌药居多,丰富了癌症治疗的选择。作为医保目录动态调整重点领域之一的创新抗癌药,如何提高其用药可及性也成为业界热议的话题。

  谈及创新药是否能够纳入医保,金春林认为,对创新药价值的评估需从全生命周期的成本和效果考量。“药物的成本不仅仅在于价格,应当从患者的整个治疗过程来看,是否节省了患者治疗成本、医疗资源和社会资源。例如,患者用药后住院天数缩短且无需其他相关的检查、维持性治疗,此类药物能够给患者和社会带来更高的价值。”

  日前,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经济学教授胡善联指导并参与的中国首个免疫肿瘤药物的药物经济学研究结果所证实,相较于传统化疗,以纳武利尤单抗为代表的免疫肿瘤创新药物的价值,不仅限于临床,还体现在患者、经济及社会等多个维度。冷家骅认为,恶性肿瘤在治疗时间、费用等方面与其他疾病有较大的差异,在考量其价值上,也应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在肿瘤领域,除了生存时间等临床指标,对于创新药物价值的也应充分核定长线的投入与生活质量。”

  建立正向激励机制是医改核心问题

  面对目前过度医疗、资源浪费和不足等问题,如何通过价值医疗达到医疗合理性,实现质量、效率、成本三方面的相对平衡,金春林认为,对于医疗机构和药企而言,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否建立完善的正向激励机制。

  “如何让一家企业具有敢于创新的精神?在明确创新药疗效后,医保体系应该对这些创新药加快审批,并扩大纳入报销的范围,令更多患者受益。”

  金春林建议,未来我国在医保目录调整的过程中应该注重营造更好的创新环境,推出更多创新激励措施。首先是从治疗效果出发,癌症、慢性病等疾病治疗负担较重,创新药物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建议加大这类药品的选择和使用;其次鼓励企业积极投入创新,加快创新药物投入临床实用;最后在医保准入方面,医疗机构也要充分考量在医保考核指标及药占比限制下如何完善创新药物准入制度,推动创新药物可及。

  冷家骅认为,医保基金正向激励机制同样重要:“让医生用更好的医疗技术手段为患者提供治疗,一方面医保费用节省,另一方面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疗效和安全。鼓励临床使用创新药物,并强调适应证管理,实现合理用药,通过合理管理产生价值是未来政策发展的方向。”

  据了解,近年来,我国相继推出了一系列以价值为导向的医改举措。国家医疗保障局自去年5月挂牌以来,在打击骗保、扩大异地就业结算范围、药品零差率等方面开展行动,将部分辅助用药、营养性用药等非治疗性用药从医保目录中移出,纳入更多恶性肿瘤、罕见病以及常见病、多发病等治疗性用药。

  冷家骅说,提升药品可及性并不是简单的“广撒网”,应同步考虑医疗技术的提升和医务人员培训等,助力创新药物打通应用上的“最后一公里”。

最新动态 / 更多>>
2023 . 02 . 04
点击次数: 0
根据美国美容整形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Plastic Surgeons) 2018年的统计显示,面部医疗美容中排名前五的为:肉毒素注射、软组织填充(包括透明质酸或自体脂肪填充等)、化学剥脱术、激光脱毛、微晶磨削术。在上述医疗美容过程中使用的药物、医疗器械均属于医疗美容产品。使用医疗美容产品进行美容,必须在有资质的医疗美容机构内,由具有执业医师资格且具有从事相关临床学科工作经...
2023 . 02 . 03
点击次数: 0
春节假期刚刚画上句号,重回岗位的打工人是否有发现,身边的同事朋友似乎已“悄悄变美”?2022年春节,出于疫情防控考虑,不少公司选择提前放假,小长假周期再度被拉长,加上疫情限制了人们异地走亲访友和旅行计划,因而,皮肤美容、微整形等需求进一步被激发,最终带动“面子工程”发展。近年来,随着医美主力军90后相继迈入30岁门槛,轻医美项目逐渐成为消费主流,今年春节期间的消费趋势亦是如此。新氧数据颜究院数据显...
2023 . 02 . 02
点击次数: 0
泪沟使人看起来显老气,所以很多人都选择填充泪沟,那么作为微整形医师的你知道填充泪沟的技巧了吗?泪沟是相对于面部其他部位而言比较难掌握的部位,也是最易出现并发症的部位之一。因此,进行泪沟填充的时候要谨慎小心,技巧非常重要。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泪沟填充的一些技巧。泪沟填充的六大技巧:技巧一:术前冰敷和术后按压很重要泪沟处血管丰富,很容易出现淤青情况,术前冰敷让毛细血管收缩,能够很好的预防出血。同时注射...
2023 . 01 . 06
点击次数: 0
呼啸的北风带来了干燥的冬季,北风对于皮肤来讲简直是大型的修罗场!冬季也会出现一系列的皮肤问题,是因为外界环境太过于恶劣了,导致我们的皮肤变得异常敏感,如果在冬季不注重护肤的话,也会加剧皮肤的问题。到底该如何在冬季护肤呢?大家可以按照以下几种办法操作,让您在冬季拥有水嫩透白好皮肤,让您在干燥的冬天依旧能做一个水美人。4个冬季护肤小妙招,满满干货,简单有效第一,洗脸。1,水温有一些人认为冬季皮肤之所以...
2023 . 01 . 05
点击次数: 0
在备案完善、监督加强及违法经营成本提升的背景下,中国化妆品行业将加速整顿,有效保障产品安全及其功效的稳定性,具有较强研发实力的品牌有望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随着新消费群体逐渐成为购买主力,不能快速响应市场的品牌面临淘汰,大规模企业兼并即将到来。艾媒咨询近期发布《2022-2023年中国美容美发行业投资布局及趋势研究报告》调研数据显示,55.7%的消费者对医美接受程度较高,25-50岁的医美用户占比超...
2023 . 01 . 04
点击次数: 0
对于爱美人士来说,如何实现冻龄甚至逆龄是最为关注的话题,这也是医美抗衰正在成为医学美容领域最热需求的原因之一。日前,由广州美莱主办的“2022医美抗衰趋势发布会”召开,多位业内大咖就中国医美抗衰趋势展开探讨。医学博士、广州美莱皮肤美容科副主任医师王彬对医美抗衰的新趋势做了相关报告。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医美抗衰市场用户数量已经达到1163万人,约占医美总用户规模的64.36%,这代表着随着颜值...
028-85325680
医美&生美融合发展标准委员会


蜀ICP备19008590号-1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盛丰路30号
邮箱:qudaoyimei@126.com
微信:8115115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