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健康资讯 Case

全国人大代表于清明:加快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 助推医疗器械产业发展

日期: 2021-03-10
作者: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3月9日电(肖寒)全国人大代表、国药控股党委书记、董事长于清明近日做客新华网2021全国两会云连线特别报道。于清明介绍,今年两会,他集中关注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及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相关话题。他认为,追溯技术可使产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是切实保障药品医疗器械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全国人大代表于清明:加快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 助推医疗器械产业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国药控股党委书记、董事长于清明

  以下为云连线主要内容:

  主持人:今年两会,您带来了哪些议案?更关注哪些问题?

  于清明:2021年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医药事关民生,具有刚性需求。经过疫情大战大考,药品医疗器械产业链、供应链、关键技术与核心零部件等问题受到空前重视。因此,今年从支持医疗技术创新和推广使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联合创新平台,加快推进关键技术与核心零部件产业发展,到建设现代医药物流体系、推进医疗服务项目定价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具体包括:《关于构建现代医药物流体系保障供应链安全与药品可及的建议》《关于支持医疗器械核心零部件产业发展的建议》《关于协同推进医疗器械关键技术攻关及产业发展的建议》《关于改革价格制度支持创新医疗器械推广应用的建议》等。从制度完善、资源整合、联合创新、产业协同、人才培养、临床应用等方面建言献策,希望助力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

  主持人:如何继续提升医药分开综合服务的可及性,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

  于清明:近年来《关于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的通知》等政策的出台,推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取消加成、医药分开步伐明显加快,进一步降低了医疗成本,使广大患者真正受益,也给医药零售行业的创新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同时,这也要求上述零售终端具备一定的药事服务能力、供应保障能力和处方承接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提供深度服务,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有效,提升药品可及性。

  我认为,加强现代医药物流体系建设,对于保障药品供应安全可及意义重大。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进一步突显了实用、安全、高效的现代医药物流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当前构建现代医药物流体系,切实保障医药流通质量安全,需要解决各地医药物流政策一致性、协同性问题,为发展异地多仓运营、第三方物流、异地设库等开辟政策通道,推动医药物流不断降本增效,提升供应链安全性、协同性。与此同时,还应该大力支持现代冷链、追溯等物流技术推广应用,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进一步保障药品可及性,增强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主持人:追溯体系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医疗行业。您认为建立可追溯体系有何意义?如何建立和完善产品的可追溯体系?

  于清明:追溯技术使产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是切实保障药品医疗器械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国药控股所属国控生物、国药器械,针对疫苗全程信息化追溯技术进行了探索实践。

  以国控生物为例,国控生物采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建立的“全溯”平台,打通了疫苗生产、物流、疾控和接种单位间的信息流,实现业务操作和流程控制的信息化、可视化。通过疫苗追溯码能够查到疫苗的生产、效期、采购、销售、使用等信息。一旦发现问题疫苗,全溯平台可以通过批号、单一追溯码的快速锁定功能,使相关疫苗不允许被销售使用,确保用苗安全。

  此外,国药器械推出的基于UDI的医疗器械全程追溯系统(简称“赋力溯源”),打通了医疗器械供应链上的信息孤岛,使医疗器械从厂家、经销商到医院端实现全程可追溯。在医疗机构,将UDI与医院的物资信息管理系统(SPD系统)、HIS管理系统结合,实现扫UDI码即可进行院内医疗器械供应链全程监管,涵盖采购、出入库、库房管理、物流配送、临床使用及结算环节,助力医院医疗器械供应链管理降本增效和质量安全。

  主持人:您曾提出“未来应该聚焦医疗器械产业、医药生物产业发展”,国药控股为此在产业发展上做了哪些布局?目前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果?

  于清明:在疫情防控中,国药集团全员动员、全线出击、全域作战、全力以赴,充分发挥了医药央企的国家队、主力军作用。在国药集团的领导下,国药控股完成了医药物资供应保障任务,同时在药品医疗器械生产制造、医院服务等各板块发力,为国内、国外两个抗疫战场贡献了力量。先后协助数十家央企将抢运回国的数百万件急需物资运抵武汉;顺利完成对俄罗斯、英国、法国等十多个国家的防疫物资出口任务。

  根据国药集团“十四五”战略规划,生物医药、医疗器械是重要发展方向。我们将围绕国药集团“四梁八柱、百强万亿”创新驱动型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全生态圈的战略规划,在药品医疗器械科技研发、工业制造、商贸流通、医疗卫生保障、医药产业园区打造等各方面积极贡献央企力量,全面服务“健康中国”战略推进实施。

  主持人:对于医疗器械产业未来发展,您有哪些新的期待和展望?

  于清明:过去几年,在国家政策的扶持和推动下,在行业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取得长足发展,创新产品加速涌现。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医药行业面临更加复杂的经济形势和不确定因素,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步伐。医疗器械行业发展也已经处于关键拐点上。

  面对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生态环境,我认为需要有力的政策支持,包括丰富的科教资源、人才资源,配套产业和健全的诚信体系等。对于国药控股而言,我们将充分发挥国药控股的网络优势和资源能力,在发展大健康全产业链、建立企业协同创新联合体、推进医疗器械关键技术、核心零部件攻关、发展互联网+医疗和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园区等方面,积极探索和突破。

最新动态 / 更多>>
2023 . 02 . 04
点击次数: 0
根据美国美容整形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Plastic Surgeons) 2018年的统计显示,面部医疗美容中排名前五的为:肉毒素注射、软组织填充(包括透明质酸或自体脂肪填充等)、化学剥脱术、激光脱毛、微晶磨削术。在上述医疗美容过程中使用的药物、医疗器械均属于医疗美容产品。使用医疗美容产品进行美容,必须在有资质的医疗美容机构内,由具有执业医师资格且具有从事相关临床学科工作经...
2023 . 02 . 03
点击次数: 0
春节假期刚刚画上句号,重回岗位的打工人是否有发现,身边的同事朋友似乎已“悄悄变美”?2022年春节,出于疫情防控考虑,不少公司选择提前放假,小长假周期再度被拉长,加上疫情限制了人们异地走亲访友和旅行计划,因而,皮肤美容、微整形等需求进一步被激发,最终带动“面子工程”发展。近年来,随着医美主力军90后相继迈入30岁门槛,轻医美项目逐渐成为消费主流,今年春节期间的消费趋势亦是如此。新氧数据颜究院数据显...
2023 . 02 . 02
点击次数: 0
泪沟使人看起来显老气,所以很多人都选择填充泪沟,那么作为微整形医师的你知道填充泪沟的技巧了吗?泪沟是相对于面部其他部位而言比较难掌握的部位,也是最易出现并发症的部位之一。因此,进行泪沟填充的时候要谨慎小心,技巧非常重要。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泪沟填充的一些技巧。泪沟填充的六大技巧:技巧一:术前冰敷和术后按压很重要泪沟处血管丰富,很容易出现淤青情况,术前冰敷让毛细血管收缩,能够很好的预防出血。同时注射...
2023 . 01 . 06
点击次数: 0
呼啸的北风带来了干燥的冬季,北风对于皮肤来讲简直是大型的修罗场!冬季也会出现一系列的皮肤问题,是因为外界环境太过于恶劣了,导致我们的皮肤变得异常敏感,如果在冬季不注重护肤的话,也会加剧皮肤的问题。到底该如何在冬季护肤呢?大家可以按照以下几种办法操作,让您在冬季拥有水嫩透白好皮肤,让您在干燥的冬天依旧能做一个水美人。4个冬季护肤小妙招,满满干货,简单有效第一,洗脸。1,水温有一些人认为冬季皮肤之所以...
2023 . 01 . 05
点击次数: 0
在备案完善、监督加强及违法经营成本提升的背景下,中国化妆品行业将加速整顿,有效保障产品安全及其功效的稳定性,具有较强研发实力的品牌有望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随着新消费群体逐渐成为购买主力,不能快速响应市场的品牌面临淘汰,大规模企业兼并即将到来。艾媒咨询近期发布《2022-2023年中国美容美发行业投资布局及趋势研究报告》调研数据显示,55.7%的消费者对医美接受程度较高,25-50岁的医美用户占比超...
2023 . 01 . 04
点击次数: 0
对于爱美人士来说,如何实现冻龄甚至逆龄是最为关注的话题,这也是医美抗衰正在成为医学美容领域最热需求的原因之一。日前,由广州美莱主办的“2022医美抗衰趋势发布会”召开,多位业内大咖就中国医美抗衰趋势展开探讨。医学博士、广州美莱皮肤美容科副主任医师王彬对医美抗衰的新趋势做了相关报告。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医美抗衰市场用户数量已经达到1163万人,约占医美总用户规模的64.36%,这代表着随着颜值...
028-85325680
医美&生美融合发展标准委员会


蜀ICP备19008590号-1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盛丰路30号
邮箱:qudaoyimei@126.com
微信:8115115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