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美资讯 News

医美3.0时代,人工智能真的能让你“更美”吗?

日期: 2019-09-19
作者:

近几年,随着“颜值经济”甚嚣尘上,通过整容,微调来提升颜值的观念越来越被大众所接受,这也促使医疗美容领域成为当之无愧的“朝阳行业”。根据有关数据显示, 2017年年我国医疗美容行业市场规模已经达到1367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20年将突破2500亿元。

与此同时,我国医疗美容市场的渗透率也在逐年上升,根据“中国医美“地下黑针”白皮书”显示,在全球医美市场上,我国占有10%的市场份额,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医美第二大国。在医美行业最新的行业趋势中,随着AI技术的高速发展,AI医美正成为医疗美容市场的新“风口”。

在去年举办的全球AI领袖峰会上,“互联网医美第一股”新氧创始人金星曾表示,“AI将成为医美行业转型的重要一步,新氧也将把AI作为重要的战略规划之一”。在会议后不久,新氧就推出了AI产品‘新氧魔镜’,随后多家医美企业纷纷跟进布局,想要在医美+ AI领域‘大展拳脚’。

上个月,另一家互联网医美平台“更美” APP在其举办的“更美AI发布会暨2019青年医生大赛颁奖盛典”上公布了更美最新研发的“更美AI”系列功能,并宣布从“互联网+医美”模式的2.0时代,正式进入“5G + AI”的医美3.0时代。

然而,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是骨感的,“医美+ AI”的概念听起来十分前沿,但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始终是“口号多于实际”。

更美AI人脸智能诊断,营销噱头大过实际

人工智能这个词最早是在1956年年由美国的计算机专家提出的,其定义为:能够和人一样进行感知,认知,决策,执行的人工程序或系统虽然人工智能的概念提出甚早,但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和技术难题,人工智能的发展一直低调且低速,直到2016年谷歌人工智能AlphaGo与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的人机大战,才让“人工智能”正式被世人所熟知。

这场轰动一时的人机大战最终以AlphaGo击败所有围棋高手结束,人们开始意识到人工智能的威力所在。随后,人工智能受到媒体和资本的大力热捧,“智能+”概念更是成为两会新热点,AI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人工智能落地场景被不断丰富而在医疗美容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场景也逐渐清晰:即使用影像识别技术辅助面部诊疗。

例如更美APP最新推出的AI人脸智能诊断分析,AI人脸智能形变模拟等功能,就践行了影像识别技术+面部诊疗的模式。根据更美方面的介绍,这些功能将有助于用户分析自己的面部特征,五官比例,根据用户本身特征和个性化需求,生成专属于用户的医疗建议,让更多的决策过程在线上完成。

不可否认的是,利用AI影像技术进行面部扫描,根据用户特征提供整形建议确实是可行的。早在2017年年,美国斯坦福大学便尝试使用谷歌的人工智能算法来诊断黑色素瘤,最终的诊断准确率可以达到91%。国内来说,北京协和医院皮肤影像诊断中心使用的AI诊断技术已经能够独立诊断2千余种皮肤病,准确率也达到了85%左右。

虽然AI技术在面部诊疗方面的应用确实有例可循,但必须要指出的是,目前大部分使用面部诊疗的产品,其核心在于对疾病做出正确的诊断。而在医美行业中,所谓的面部诊疗,主要是用户通过APP上传照片,视频来获取皮肤信息或是整形建议,其主要目的还是以娱乐为主,关于皮肤信息仅涉及“干性,油性,弹性等”浅层方面,对于皮肤是否存在敏感和病变,就无法获知了。

由此可见,目前包含更美APP在内的众多AI医美产品,更多的是披着AI鲜亮的外衣,做着营销,融资的“买卖”,至于这些APP诊断的准确度和专业性如何,我们着实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数据短缺,研发耗资,AI医美难以真正落地

在做人工智能训练模型的时候,数据是最重要的因素,因为只有通过大数据训练,才能让训练的模型更接近于实际需求。所以在生成AI诊疗模型时,就需要海量,准确的基础数据。

但在人工智能医美行业中,数据质量问题一直难以解决一方面,由于整形属于个人私隐,绝大部分消费者并不愿意透露个人数据;另一方面,因为医美机构大多以民营企业为主,企业之间使用的数据采集系统不同,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必然会造成不信任感,这些都使得数据的收集工作存在很大的难度。数据难以汇集和打通,自然就无法进行后续的加工分析。

机构之间的数据壁垒和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医美AI诊疗模型搭建的难度,而AI行业高昂的研发成本也成为横亘在企业面前的一道坎。

从人工智能概念的提出到人工智能雏形的形成,整个行业已经经历了60余年的跌宕起伏,在这过程中花费了巨大的经济成本,但人工智能在技术应用方面的瓶颈一直存在同样。的,在医疗AI领域,前期研发阶段必然要投入大量的资源,如果由公立医院进行主导推动那还算好,毕竟公立医院不需要将商业利益做过多考虑,推动过程相对容易。但对于民营的医美机构来说,不计算商业回报的研发投入无异于“自杀”,这或许也是为什么很少有企业能够大刀阔斧地支持AI研发,而多以“赋能营销”作为AI产品卖点的原因。

随着AI风口的兴起,一大批企业都开始抓住发展的机遇,但大量“伪AI”概念的产品也开始大肆圈快钱。阿里巴巴前CEO卫哲曾经“断言”,目前伪人工智能比例可能已经高达90%或者99%。“伪AI”概念虽然能够唬人一时,但并不能解决任何实际问题,对于AI技术的应用以及行业的推动发展也起不到任何作用。对于包含更美APP在内的众多医疗美容APP来说,拥抱技术是能给予企业和整个行业更大的想象空间,但前提是要拥抱真正的技术。

最新动态 / 更多>>
2023 . 02 . 04
点击次数: 0
根据美国美容整形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Plastic Surgeons) 2018年的统计显示,面部医疗美容中排名前五的为:肉毒素注射、软组织填充(包括透明质酸或自体脂肪填充等)、化学剥脱术、激光脱毛、微晶磨削术。在上述医疗美容过程中使用的药物、医疗器械均属于医疗美容产品。使用医疗美容产品进行美容,必须在有资质的医疗美容机构内,由具有执业医师资格且具有从事相关临床学科工作经...
2023 . 02 . 03
点击次数: 0
春节假期刚刚画上句号,重回岗位的打工人是否有发现,身边的同事朋友似乎已“悄悄变美”?2022年春节,出于疫情防控考虑,不少公司选择提前放假,小长假周期再度被拉长,加上疫情限制了人们异地走亲访友和旅行计划,因而,皮肤美容、微整形等需求进一步被激发,最终带动“面子工程”发展。近年来,随着医美主力军90后相继迈入30岁门槛,轻医美项目逐渐成为消费主流,今年春节期间的消费趋势亦是如此。新氧数据颜究院数据显...
2023 . 02 . 02
点击次数: 0
泪沟使人看起来显老气,所以很多人都选择填充泪沟,那么作为微整形医师的你知道填充泪沟的技巧了吗?泪沟是相对于面部其他部位而言比较难掌握的部位,也是最易出现并发症的部位之一。因此,进行泪沟填充的时候要谨慎小心,技巧非常重要。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泪沟填充的一些技巧。泪沟填充的六大技巧:技巧一:术前冰敷和术后按压很重要泪沟处血管丰富,很容易出现淤青情况,术前冰敷让毛细血管收缩,能够很好的预防出血。同时注射...
2023 . 01 . 06
点击次数: 0
呼啸的北风带来了干燥的冬季,北风对于皮肤来讲简直是大型的修罗场!冬季也会出现一系列的皮肤问题,是因为外界环境太过于恶劣了,导致我们的皮肤变得异常敏感,如果在冬季不注重护肤的话,也会加剧皮肤的问题。到底该如何在冬季护肤呢?大家可以按照以下几种办法操作,让您在冬季拥有水嫩透白好皮肤,让您在干燥的冬天依旧能做一个水美人。4个冬季护肤小妙招,满满干货,简单有效第一,洗脸。1,水温有一些人认为冬季皮肤之所以...
2023 . 01 . 05
点击次数: 0
在备案完善、监督加强及违法经营成本提升的背景下,中国化妆品行业将加速整顿,有效保障产品安全及其功效的稳定性,具有较强研发实力的品牌有望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随着新消费群体逐渐成为购买主力,不能快速响应市场的品牌面临淘汰,大规模企业兼并即将到来。艾媒咨询近期发布《2022-2023年中国美容美发行业投资布局及趋势研究报告》调研数据显示,55.7%的消费者对医美接受程度较高,25-50岁的医美用户占比超...
2023 . 01 . 04
点击次数: 0
对于爱美人士来说,如何实现冻龄甚至逆龄是最为关注的话题,这也是医美抗衰正在成为医学美容领域最热需求的原因之一。日前,由广州美莱主办的“2022医美抗衰趋势发布会”召开,多位业内大咖就中国医美抗衰趋势展开探讨。医学博士、广州美莱皮肤美容科副主任医师王彬对医美抗衰的新趋势做了相关报告。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医美抗衰市场用户数量已经达到1163万人,约占医美总用户规模的64.36%,这代表着随着颜值...
028-85325680
医美&生美融合发展标准委员会


蜀ICP备19008590号-1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盛丰路30号
邮箱:qudaoyimei@126.com
微信:8115115151